(全国基层党建网讯)1月24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法规与标准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和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流域生态补偿开展情况,并对2022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展望。

发布会现场

5个地方标准提高环境质量现场监测速度和精度

环境保护标准是数字化的环保法规,是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判定依据、行为规范和技术方法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也是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提升的动力。

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不断加大标准工作力度,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兰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征集了《水中菌落总数复合酶底物检测方法》《环境空气颗粒物测定 便携式β射线法》《土壤和沉积物 草甘膦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技术指南》《甘肃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等各类标准项目25个,同比增长39%;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技术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命名和信息编码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

标准制定实施后,为提高环境质量现场监测速度和精度,支撑环境执法监管和相关调查研究;有效落实国家和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有关任务要求;规范生态修复措施,推进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强化碳排放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等,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据统计,2021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9件,作为共同被告的应诉案件1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出具行政复议决定,及时依法纠正基层行政行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今年内无行政复议引发的行政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落地见效

去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开展赔偿案例实践,截至去年底,各市州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13起,5起已办结,涉案金额约5050万元,已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约2849万元。一些违法企业得到惩处,一些污染破坏环境点得到修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2年,将持续强化督促问效,适时组织专家团队赴市州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甄别和案例实践工作督导,推动形成典型案例,争取赔偿案例在我省取得新进展。制定出台《甘肃省生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试行)》,选择环境风险较高、环境污染事件较为集中的领域,将相关企业纳入应当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探索金融服务环境市场治理路径,帮助企业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降低环境污染和违法风险,确保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同时,联合省检察院印发实施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查公益诉讼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促进作用,集中解决一批磋商议而不决、决而不办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专项资金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端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起始年,经过积极努力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2021年,累计下达生态环境专项资金22.1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3.85亿元用于省本级,18.26亿元转移支付市州,约占专项资金总额的83%。

2022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为保障全省生态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经过积极努力争取,目前已提前下达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预算14.28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6.46亿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7.82亿元),较去年增长了近1倍。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预算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已按要求提前下达70%的转移支付预算1.57亿元,主要用于应急能力建设、污染防治攻坚和总量减排基础奖补、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

省环境生态厅有关负责人称,总体来看,2021年度各级财政环保专项资金投入超过36个亿,较去年涨幅25.4%。这些资金的投入,为打赢打好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为推进新时代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基层党工委臧秀娟)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