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安阿玥: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推动“健康养老”

中视时讯


1天前 · 解读我国经济政策走向,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关注热点事件与现象,关注社会中的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

已关注

中视时讯消息:(张洪祯 郑苗苗报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养老服务已经成了重大民生问题。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64亿,占总人口的18.7%,老年抚养比19.7%。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和养老从业人员不足,且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养偏低,无法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同时,在养老过程中,没有将“健康养老”落到实处,如未能实现健康照顾,生活照护不足,缺乏心理照护。社会上也时有报道个别养老院出现不善待老人事件的新闻。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老人身体健康,有碍我国养老事业健康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分析后表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为:

其一,养老从业人员缺口大,流动性大。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有床位800多万张,按照国家标准养老护理员跟老人的比例应为1:4,也就是至少需要200万名护理员,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还不足100万人,数量缺口大。

其二,养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缺乏、人文道德素养不足、法律意识欠缺。调查显示多数养老护理员为农村中年妇女,未参加过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有的甚至无医学基础知识,因此应多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

其三,养老从业人员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率高。大多数养老护理人员薪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认同率低造成其职业倦怠率高,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到护理质量。

其四,养老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约束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国内暂无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养老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以及养老从业人员职业准则监督机制,这使得许多养老机构无法通过较为客观且公认的评价指标来反馈和指导养老服务,被服务对象也无法通过监督约束制度维护其权力,造成养老服务行业有了问题难以分清对与错,是与非。

“健康养老”近年来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是指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能享受良好的健康照护、生活照护和心理照护,保证健康照护和生活照顾,最大程度进行心理照护。为实现“健康养老”的目标,安阿玥委员建议:

首先,应建立多元化养老人才的培育。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对有能力的专科学校、高等院校和养老机构进行评估和等级评定,实施不同级别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根据养老护理员自身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对于为特殊老人如生活不能自理、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可增加一定的专科培训,使其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其次,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薪资待遇,关注其心理健康。地方民政部门监督补贴,养老相关专业人员薪资水平不低于上年度地方服务业平均薪资。凡进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驿站工作的,工作满3年后由地方主管部门给予一次性经济补贴并分年发放;如家庭有从事养老相关专业工作的,对家庭其他人员进行税收优惠。

再次,加强社会支持和认可。各养老机构必须按规定对新入职的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入职前培训、岗前培训,入职后也要定期组织继续教育和在岗教育,提高自身软实力。政府部门应利用媒体等优势,积极宣传我国养老政策和推广养老护理员,不断优化政策规定,培养和吸纳人才。

之后,还应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道德人文素养培养,在制度上提高道德素养约束力。应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养老行业准入标准和薪资待遇标准,由地方民政部门定期组织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进行评价,对评价不合格的养老机构进行停业整顿或撤销执证等处罚。同时要建立养老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养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存在违反道德及人文素养要求,或存在恶意虐待老人的,经查属实即刻纳入黑名单。黑名单人员列为失信人员,影响个人征信。

最后,增加后疫情时代下智能化养老措施。后疫情时代下,养老机构的封闭化管理使养老服务人员更为不足,必须大力发展智能化养老服务,如健康管理、社区养老、远程诊疗等。对涉及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税收优惠。

安阿玥委员再次强调,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应逐步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综合素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脚踏实地地将 “健康养老”落实到实处。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