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头条新闻网讯北京3月23日电(记者 王镜榕)今年的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中宏观察家 宋才发教授
近日,中宏观察家、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宋才发教授就数字经济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抢抓机遇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宏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您对此如何解读?
宋才发:数字经济已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并指出,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还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数字经济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左右。“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从传统动力向新型动力转变的内涵式发展新常态,推动实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尤其需要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家陆续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根据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举世瞩目的功能作用。
着力解决制约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难题
中宏网记者:“十四五”期间,我国如何应对国际数字技术的竞争与挑战,解决制约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难题,深入持久地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您对此有何建言?
宋才发: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必须继续稳步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制约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难题。预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从2020年的7.8%上升到2025年的10%,这是国家规划纲要首次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纳入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这不仅表明了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信心,而且凸显了中国对创新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对中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做出部署安排。下面我结合《“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实施来谈谈您提出的问题。
第一,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划》强调要适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设施体系,深化公共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超前布局前沿新兴数字项目,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利用开源生态,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数据要素的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确保数据增值环节的畅通。对传统产业要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利用数据资源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赋能传统产业,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价值链进行重构,使大规模量身定制成为可能。以大数据应用为引领,发展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挖掘、应用、展示、衍生等产业,打造数字产业链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搭建培育数字技术创新联盟、产业联盟,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级,通过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释放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第二,推动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升级。《规划》部署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任务,提升数据要素赋能作用,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国内强大市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企业作为产业的微观主体,其数字化转型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极其关键。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通过实现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与管理变革,打造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数字产品,构建数字化营销网络,更好地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当前在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字核心技术薄弱,数字平台潜在垄断风险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二者的融合不平衡不充分等。研究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过程中,如何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面作用、消除负面影响,是当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和重要举措。
第三,着力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规划》部署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任务,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强调要培育先进安全的数字产业体系、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拓展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体系等3项任务,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产业建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数字产业链,对国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将进入大规模的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成为驱动数字产业变革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成长的统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是我国“十四五”乃至到2035年中长期规划期内都需坚持的重要战略。迫切需要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以信息技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任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造服务型政府。
第四,强化数字前沿技术研究及人才培育。要致力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改变了实体产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让消费者从社会生产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深度参与者。要深化产业组织和经济结构层面的数字化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塑实体生产的价值生成过程,提升数字经济硬实力。在“十四五”期间,国家要支撑数字化前沿理论与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数字化基础理论及基础算法,突破数字领域的技术瓶颈,补足数字技术短板,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尤其要促进产学研有效合作,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推动各类企业跨界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要进一步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数字技术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强化数字人才教育和数字技能培训,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加快劳动者技能的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人才储备。
第五,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体系。大企业在追求和获取用户数据时,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深度涉及到了用户的隐私数据。在大数据共享使用环节,也存在过度挖掘用于精准投放广告等问题,甚至对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等造成威胁。为此就要完善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应用边界:一是制定隐私数据分级分类标准,明确应用边界。结合业务场景及数据来源,综合法律规范、监管要求、处理流程和技术工具等多种因素,制定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标准,完善信用监管,形成完备的数据和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二是明确数据保护责任主体,这就涉及到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可采用多种原则,如“首次采集者负责”或按业务条线归类等方式。三是强化数据隐私保护的技术支撑。要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体系,着力破解“个人数据与企业产权”的矛盾,平衡“数据安全与数据利用”的冲突。要加快推动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信息弱者”倾斜,维护其数字消费权益。要着力构建数字安全新生态,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推动形成维护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数字经济文化。要进一步加大数字风险治理,关键是探索形成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的数字化监管水平,明确平台企业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
编辑:王镜榕
审核:王怡然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宏网
责任编辑:孙子涛 贺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