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战婷 青岛报道)一肩风雨,甘守讲台终不悔;数度春秋,心系学生践初心。事无巨细,用心血演绎着教育的平凡;披星戴月,用执着为莘莘学子照亮前路。
有人说,人民教师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为学生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人说,老师是山间最清凉的甘泉,用甘露浇灌着祖国未来的小树苗;也有人说,老师是茂盛的叶子,用他们那强有力的身躯,保护着他的学生茁壮成长。但在他们自己眼中,教师是一份担当,是一份责任,是一份需要为其奋斗终身的事业。
闫凯是青岛市黄岛区大村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自2015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工作以来,他担任学校办公室工作兼班主任还有全校美术教育工作以及相关艺术培训。数职在身的他,经常忙碌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他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待人真诚,是大家一致给予他的评价。
用心耕耘,因材施教帮学生筑梦
在日常工作中,闫凯本着“今日事今日毕”的宗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面对办公室的繁琐工作,他总是忙而不乱,做事有条不紊,文件归档井井有条,档案资源齐全完整。公文即来即转、急事急办、限时督办,切实提高公文运转实效,并第一时间协助处理好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艺术培训工作中,闫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闫凯作为90后非常注重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他尤其懂得如何因材施教,去从兴趣教学入手,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为孩子制定专项学习方案,他琢磨出的多种适合学生们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都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肯定。
平凡不坠青云志,平淡倾洒一片情,闫凯说一辈子做教师,就要一辈子学做教师。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使学生们乐学、爱学,并连续多年在艺术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他如同无数教育工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学生们筑梦扬帆,助他们最终抵达胜利的彼岸。
用爱浇灌,精心呵护助孩子成长
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芬芳。作为班主任的闫凯,时时刻刻担任着孩子们的“雨露”和“阳光”,为了较好地完成班主任的工作,他用爱心塑造师魂,并始终把爱护学生放到第一位,他始终把自己摆在“园丁”的位置上,悉心、精心地呵护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
用爱浇灌孩子们成长的他总是最早到校又最晚离校。他坚持每天早晨六点半到校,然后提前给教室开窗通风,做好教室清洁。他极力做到面面俱到,就连午餐时间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就餐,为的就是怕孩子们吃饭遇到问题,他好能第一时间出面帮忙解决。下午放学把学生们全部送至校车后,他会耐心地对教室进行细致的清洁消毒再离校,尤其是疫情期间,他更是格外注意为孩子们筑好防护线。回到家后的他也会一直关注微信群中孩子们报平安的情况,时刻关注着哪个孩子到了时间还没上报,然后第一时间电话联系,确保孩子的安全。
笃行不怠,全心付出为祖国未来
他不止关心着孩子们身体上的健康成长,也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中学时期的孩子处在成长的敏感阶段,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闫凯班内的同学,就因为患有脚趾甲沟炎而导致了厌学行为,又加上他的家庭情况特殊,经常不上学。闫凯以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为由,通过耐心家访和沟通,最终使这位同学重返了校园。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对这个同学格外照顾,为其辅导功课,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上有了进步。在闫凯教学的这些年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用自己的用心和付出赢得了学生们的爱和喜欢。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他们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便是他们奉献着青春的战场。人们常说:“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他们把最好的青春与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也正是有了像闫凯这样的老师们无怨无悔的担当,祖国的明天才更加充满了希望。
以大爱与学识立身,踏三尺讲台;以教书育人立命,守至诚丹心;闫凯作为新时代大村执教人,为人文大村燃起了精神文明的烛火,照亮了大村的美好未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