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讯 早睡使人健康,读书使人辽阔。读书使我们谈吐优雅,自信坚强,新的一年,愿做读书人,开启新的征程。
很感恩四年前,我有机会来到建湖县图书馆工作,在这里,我日日与书为伴,那一排排伫立的书架上,装满了知识的力量。工作之余,我喜欢看看书、练练字、写写读后感,室内有书,窗外有树,每当阳光洒下的时候,这便是我最爱的工作模样。

曾看到一副对联,上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下联“两件事读书耕田”。从来耕读传家,是古代士人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中国虽是农耕社会,但也是一个崇尚文教的国度,几千年来,读书和读书人都被置于很高的地位。古代,读书进可以获取功名,退可以安身立命。古人的读书方式虽然单一,但他们对待读书怀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将书本看得十分神圣。读书之前,甚至焚香净手,“敬惜字纸”。读书之时的正襟危坐,足见读书在我们先人的心里和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和神圣。
爱读书,从《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中学习主人公塔拉对知识的渴求;从沈从文的《到日光下去生活》,学着遇事拥有阳光心态;从麦家的《人生海海》,敬佩主人公上校“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勇气”的英雄气节;从恒子奶奶的《人间值得》,学会不紧不慢,坦率生活;从龙应台的《目送》读懂一种亲情:“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人心明眼亮”。一直以来,我一以贯之,是纯粹发自内心的喜好。更重要的是,对我来说,读书不但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经常读书,自有一股缭绕身心的别致“书香”,就像不会枯竭的丰盛水源、盛开不败的鲜花绿柳。因此,读书是心灵的一种需要,是充实生活、引导灵魂前行的一种方式。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因为读书,在领导的鼓励下,不善言辞的我走向讲台,成功主持了建湖县“第十届我与农家书屋”演讲比赛,在建湖县文旅系统年轻业务交流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2022年,我积极深入基层,通过开展建湖县图书馆送书下乡阅读服务工作,记录下2022年最难忘的故事和最精彩的瞬间,采写的稿件也陆续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发布。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倍受鼓舞,我在读书的路上浅尝到甜头,对于读书这件事,开始孜孜以求。为什么要读书?我听过一种最好的解释,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三年贺词:今天的中国是梦想连接现实的中国。作为年轻一代基层文化工作者,我当以梦为帆,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我会将读书进行到底,让工作更有底气,让生活更有朝气。
编辑:雅文
责编:杨书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