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讯 海盐文化是盐城精神的精髓,江苏东台西溪就是一个很好佐证,以“盐”为脉,倡导文化互鉴,树立文化自信。3月6日,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一届三次理事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东台西溪召开。来自省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西溪,共同探讨交流淮盐文化的传承创新,讲好千年盐文化故事。

此次活动为何落地东台西溪?记者了解到,西溪是两淮海盐文化的起源地,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海盐文化历史。因地处黄海之滨,自汉代以来,东台西溪就盛产海盐,曾是全国重要的产盐基地,被誉为“天下海盐仓”。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封其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于广陵(南京)立吴国,刘濞“招致亡命,吸海水煮盐”,并在东台设西溪盐场。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海陵县西溪盐场的生产规模得到很大的发展,朝廷决定,扩大建制,由盐场升格为镇,特批设立西溪镇,专管产盐事务。宋朝期间,吕夷简、晏殊、范仲淹三位名相曾在西溪监管盐仓,在海盐文化的沃土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东台市政协主席邱海涛在致辞中说,西溪是东台历史文化发祥地、两淮海盐文化起源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源头地,素有“东台之根”的雅称。景区围绕国家级非遗“董永传说”、海盐文化,创作《天仙缘》仙幻实景剧、《寻仙缘》夜游演艺、《范仲淹》情境·戏剧等演艺演出,让散落在东台周边的“故事”汇聚一堂,不断进行文化延伸拓展。

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是由高校、研究机构、盐业企业从事盐文化研究、宣传和文旅推广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旨在开展盐文化学术研究,创新盐文化传承,促进文旅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今天,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西溪,追寻古代盐业的历史遗存,探寻盐文化文旅融合之路、振兴乡村之路,总结淮盐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影响力及其价值,与西溪传承弘扬海盐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江苏省盐业协会执行理事长丁诚在致辞中说,海盐承载了淮盐的过去,也砥砺着江苏盐业的未来,希望淮盐文化专委会继续发挥学术优势,在服务国家重大宏观战略,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推动作用,讲述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的运河以及淮盐故事。

当天下午,由江苏省盐业协会、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淮盐文化大讲堂”开讲。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李向民,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程龙刚,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淮阴师范学院教授李德楠分别作主旨报告。晚上还举行了全国盐文化场馆联盟工作会议,助力用好用活盐文化资源,探索具有盐文化特色的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之路。(作者:赵峰旻)

编辑:陈建秀

责编:杨书和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