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建文化历史博物馆,乡野中废墟里汉瓦宋砖随处可见,古堡庙宇星罗密布,古碑石刻更是数不胜数。近日,在高平境内新结缘一块民间烧窑祭祀碑刻,它还原了一段晋城府城玉皇庙烧制琉璃(珐华)的历史,其珍贵的文物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眼前的这方青石碑,高81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表面上看就是一个普通的烧窑祭祀碑,但是仔细研究却发现和道家、皇家有着特殊的关系,一段道家奉旨修缮玉皇圣宫(府城玉皇庙)的历史秘密由此揭开。

石碑中间竖刻“供奉火神炎帝尊位”,左右分别刻“社神后土”“太上老君”。右侧落款为“玄云观内意栖云玉皇圣宫修道真山畔法火知常度再建已近六十春”;左侧落款为“志真盥丹燔柴造器盈二十八舍辅弼紫微”。

炎帝,号神农、烈山氏。《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后汉书·荀爽传》云“在地为火,在天为日”。可以说,炎帝部族本来就是一个崇拜火神的部族。食物因火而熟,泥胎因火而成器。而且炎帝一名本身,初义也正是火神(我们说熟知的火神祝融,也是炎帝五世孙)。此外,民间亦有把炎帝称为“火德真君”的说法,定时祭祀,历来有之。本碑把“火神炎帝”居于正中,不仅体现了炎帝作为华夏始祖的尊贵,更彰显了“火”的重要。

那“社神后土”又是何意呢?“社”从示从土,是祭祀土神之意,所以这里的“社神”是土地之主,是土神,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古人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

《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国语·鲁语上》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四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土“平九土”的功绩。

从以上典籍可以得出,后土是炎帝后裔,因其功德而被尊为土神。本碑把“社神”、“后土”一并排列是融为一体的尊崇理念,更是着重加大了祭祀土地的重要性,也彰显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渊源。

有了炎帝本就是圣碑,但此碑把“火神炎帝”和“社神后土”一同排列,并把太上老君刻在上首位置,足以证明太上老君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被皇室的尊崇程度。那这块碑与皇室又有何关联呢?

石碑落款为:“玄云观内意栖云玉皇圣宫修道真山畔法火知常度再建已近六十春”,根据字意可以确定这是一首七言诗:玄云观内意栖云,玉皇圣宫修道真。山畔法火知常度,再建已近六十春。

爱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玄云观”是高平大粮山上一座非常有名的道教寺院,始建于唐,原名“玄真观”。既然是道教仙山,“栖云”何许人物?查后方知“栖云”就是“栖云真人”,名“王志谨”,又叫王栖云(1177—1263),元代全真道士,法号志谨。结合起来,第一句的大概意思是“我在玄云观内想起来栖云真人,或想起与其往事。“意”为“心动”,有“想”与“参悟”之意。那么进入玄云观的“我”又是谁呢?

第二句“玉皇圣宫修道真”,“玉皇圣宫”应是“玉皇庙”或者“玉皇观”之类的道教庙宇,这个“圣”字体现了非比寻常的高度。也可以说这个“玉皇圣宫”很有可能就是道教祖庭。“修道真”,或许是指修道的真人。有修道真言诗云:修道人,心要真,斩金切铁别红尘。耐困苦,受艰辛,受得磨难是原人。

第三句“山畔法火知常度”,根据首句玄云观的坐标,可以确定这个山就是“大粮山”。“山畔”就是大粮山的附近或者旁边。“法火”:根据主体碑刻内容可以推测这块碑是烧窑的祭祀火神碑。而“法火”一指窑火。二指道家的教化法功之火,有着道教海纳百川的智慧,意会而神进,妙不可言。“知常度”的意思是:我在此烧窑观火已成艰难中的平常之事,思想在慢慢的升华体悟中度过。

最后一句“再建已近六十春”。“再建”:再次修建。“已近”:接近。“六十春”:六十年。整句意思是:再次修建已经接近六十年了。

左侧落款为“志真盥丹燔柴造器盈二十八舍辅弼紫微”。查资料得知“志真”为“姬志真”(1192—1267)金元时山西晋城人。元太宗六年(1231),王栖云道行于此,深爱志真颖悟过人,遂收为徒,赐名志真,号“知常子”。由此又得出,上述“知常度”中的“知常”乃一语双关,也是指姬志真本人。

“盥”:《说文》: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丹”:本义指朱砂,此处指书写。道家炼药多用朱砂,故此“盥丹”的意思是洗手后用朱砂书写并刊刻,也引申出道家对所炼之物的至高追求(此处指珐华)。《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由此可知,“燔柴”是一种古老的祭天仪式。“造器”:烧造器物,指为了祭天特意烧造的特定祭祀用品。“盈”:满也,丰富,圆满。“二十八舍”:又名“二十八星宿”。

由上述“玉皇圣宫”结合此处的“二十八舍”可以断定本碑所说的“玉皇圣宫”就是晋城的“玉皇庙”。

“辅弼”:辅星和弼星,通常理解为左辅右弼,是辅佐朝廷的重臣。《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紫微”:是紫微星的别名,垣居中央,帝王之相,古代称皇帝为紫微星,此处指玉皇大帝。

故落款“志真盥丹燔柴造器盈二十八舍辅弼紫微”的意思是:姬志真负责此次规格极高的烧造任务,并且举行了庄重的祭祀活动,由他净手撰写刊刻。烧制这些器物的目的是用来丰富完善二十八宿辅弼紫微的祭祀所用。

既然是“盈二十八舍辅弼紫微”,就说明此时二十八宿像已经塑好。道教认为玉皇大帝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显赫尊贵。玉皇大帝在民间的影响也极大,百姓视为天上的“皇帝”“圣帝”,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晋城玉皇庙所塑的玉皇大帝,形象仿若人间帝王。

碑中涉及两位道长,王栖云(1177—1263)与姬志真(1192—1267),他们是师徒关系。根据玉皇庙的修葺历史可知,自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始建“玉皇行宫”后,分别在金泰和七年(1207年)和元至元元年(1335年)进行了两次重修扩建。很显然1335年的这次重修,两位道长已故,不可能参与。但是1207年重修时,王栖云道长30岁,是完全有能力和有可能参与的。如果这个推论成立,就能印证碑刻“玉皇圣宫修道真”的含义。“修”就是“修葺”。“道”即指玉皇圣宫,也指自己对道教的尊崇。“真”即指真心真法真理,也指栖云真人本身。所以“玉皇圣宫修道真”这句话隐喻了泰和七年(1207年)以王栖云为首的道家先师参与重修玉皇庙的史实。

道家重“意”重“玄”,很多事在于修行感悟,不轻易相释。“玄云观内意栖云,玉皇圣宫修道真。山畔法火知常度,再建已近六十春。”重看此诗,我们可知,前两句是在回忆师傅王栖云曾经在玄云观以及重修玉皇庙的一些往事。后两句则是说相隔近六十年的另一次重修。“山畔法火知常度”,说明了此次烧窑的历时之长,也说明了此次重修的重要。按常理推测,如此盛大的活动必然要配合重大的历史事件。

第一次重修玉皇庙是1207年,分别加上56,57,58,59四个年份,就是碑文所说的“已近六十”。即1263年,1264年、1265年、1266年。其中1264年是忽必烈至元元年,由此推断“再建已近六十春”就是指1264年,至元元年。忽必烈争夺天下,杀伐多年方得至元铜权。这也是道家重修玉皇庙,为开元盛世所做的工作,一保江山社稷,二宏道法,也符合道家爱国重教之理念。

到了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年),连续发生太阴犯太微垣、太阴犯左执法的天象,元廷以为示警之兆,乃欲重新使用元世祖的至元年号以消弭。十一月二十三日,诏改元统三年为至元元年,史称“后至元”。这一年是1335年,玉皇庙又进行了重修扩建,难道这不是“辅弼紫微”的又一个实证吗?

玉皇庙顶的屋脊珐华原为捏塑二十八宿,捏塑不仅是虔诚的象征,还是特别费时费力的活技。碑文中有“玉皇圣宫修道真”及“燔柴造器盈二十八舍”的题刻,足以说明整个玉皇庙都进行了大的修缮,除了屋顶还包括各廊殿的所用物品,比如祭祀所用的特殊塑像,香炉,烛台等等。“燔柴”二字和“圣”字就表明了这是一场朝廷认可的修缮,也是一场朝廷授意的祭祀,并且是一场由道家直接参与并亲自督办的重大事件。

“玄云观内意栖云”“山畔法火知常度”,点明了烧窑的地点与状态,也体现了耗时之长,因为玄云观在大粮山上,“山畔法火”应是说烧造这批祭祀珐华的窑在大粮山的旁边,根据老辈人传说,高平米山自古粮食丰富,无需出外谋生,水源丰富,窑炉众多,圆顶如馍(馒头),远望如龙。故此“山畔法火”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米山窑”,不然这么大的修建任务,凭一两家小窑是不可能完成的。应该是由道家受皇命督烧,再有当地百姓及能工巧匠多窑协力才能完成,因此叫做“龙窑”是不夸张的。

同时,“法火”这个词也引出了“珐华”的由来。一开始道家称为“法火”,后来因为塑型时的各种堆塑捏花工艺、叫成了“法花”。再后来因寺庙用度增多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与皇室的御用,慢慢便叫成了“珐华”。历史如涓涓细流,传承下来的每个技艺与名字都包含着特有的符号,这是文化与生命的碰撞,更是先辈智慧与生活的显现。

此碑的刊刻时间就是第二次修建玉皇庙的时间,即1264年。此时距王栖云真人参与修建玉皇庙已经57年,而王真人已于1263年羽化。姬志真受皇命督烧重修祭祀大典,忙余踏入恩师曾经来过的玄云观,追忆生平,那是何等感慨。或许也正是那个时候,这座原名叫做“玄真观”的道教名刹就被更名为“玄云观”了吧!思索人生,恍如云梦。

此碑也破解了一个困扰多年的学术争论:到底府城玉皇庙的二十八宿是不是刘元所塑?从碑文可知,姬志真在修建时他的师傅已经在57年前修建过,他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这个“盈”字就能说明。第一次修建时是金泰和七年(1207年),而刘元(亦称刘銮,约1240-1324年)生卒,那时刘元尚未出生,又怎能塑二十八宿?虽然刘元没有参与玉皇庙的早期塑像,但在他随后的生涯中奉旨参与玉皇“圣宫”的再次修葺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他是京师的雕塑大师,同时也是一名道士,有着匡扶天下和辅弼紫微的担当。

仰望太空如见星君闪耀。从此碑可再次印证,玉皇庙的历史文化及考古价值极高,做好保护挖掘工作,意义重大。(焦广文)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