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记者 于翔 吕勇进 青岛报道)这是一首流传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色经典歌曲。她歌颂的是革命先烈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光阴荏苒,60年过去了,在青岛仍然有一位爱巜江姐》演《江姐》的声乐教师一一蔡秀珊。
1983年蔡秀珊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从事文艺工作40年了。她从艺以来主要获奖情况: 获晋冀鲁豫苏“钢花杯”文艺汇演金奖。 山东电视台现场直播京剧擂台赛获得擂主。 青岛市职工文艺汇演独唱类节目获三连冠。她在青岛市老年大学声乐教学近20年,排练青岛宏文海之声歌剧团,任总导演。自2006年至今率团演出歌剧《江姐》70场。她主演《江姐 》 而且这一演就十七,八年。
当笔者与她聊起这些年是用怎样的心情饰演英雄人物时,蔡老师说:“对于我来说,我接触到《江姐》这个形象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因为我读了一本书《红岩》从此便于书中宁死不屈的《江姐》有了很深的情结!那个时候,我们所受的教育好像应该特别崇拜英雄,那本书伴随我上完中学、大学、参加工作,后来那本《红岩》书的封面破了,我还用报纸包了一个封面……”
听着蔡老师朴实的话语,能感觉到她骨子里的一种执着,有对文学作品及话剧和歌剧里《江姐》那种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精神的尊敬,时至今日,这样的红色情结,犹为可贵。她对笔者说:“他们剧团中的每一个人对红岩精神的尊敬都超凡脱俗,他们在演英雄,也都学习英雄,告诉你一个让人感动不已的事例;在前几年的时候,有一场演出遇到一位主要演员年老的父亲忽然病逝,在这样的时间还要演出,因为戏中绝对不能缺了他,我们这位演员虽然家中发生这么大的事儿,他不来团里谁都能理解。可是,演出缺他一个角儿色,戏就没法演,因为他不是合唱演员,合唱缺一个声部,倒没关系,缺两个人都能唱也能凑合,但是,缺个角色怎么演?我们不是专业团体,演出是义务活动,没人约束你;你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演员们谁都不知道晚上咋演出了。正当大家没有主意的时候,我们这位演员竟把家里的事放下,过来演出,还能忍着愤痛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真应验了戏比天大的梨园规矩。
蔡老师对笔者说:我们最爱到军营和大学校园演出。给解放军演出,战士真是给我们使劲鼓掌,听到台下鼓掌,我们这些演员就兴奋,就会演的非常到位,感情把握特别准确,有一次去军营演出的时候,那部队首长是上前线打过仗的,他看完我们演出,上台来跟我们合影时说:“哎呀,我真不好意思,我哭了三次……”蔡老师接着又说:“到校园演出也是;年轻的大学生,看我们演出全戏两个小时,几乎他们就没有退场的。有一次看完了我们演出,掌声热烈经久不息,我只好一次次谢幕,一共我谢了七次,下不去台……那个时候,我觉得辛苦也是最值得、最欣慰……”
蔡老师用不无自豪地口吻还说到:“她们《江姐》剧组是全国唯一的群众自发的团队。20个演员撑起2个多小时的歌剧。作为主角饰演《江姐》几乎需要从头唱到尾;快20年了,她独自撑起了这个角色。赶上排练和演出;自己连生病的资格也没有,剧组里的演员都是身兼数职,乐队成员有十多位演奏者,多年的合作让他们与演员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加上合唱演员,他们《江姐》剧组共有60人。”
在结束采访时,蔡秀珊老师说:“他们《江姐》剧组这些年除了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支持,还有青岛市北区文化馆领导的大力支持,林刚馆长为他们解决了道具存放和日常排练的场地。是她们剧组稳定的依靠。”
多年来,蔡老师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就是来自观众的喜欢,和市北文化馆的支持。笔者听完蔡秀珊老师话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动,在感动之余,对她多年以来孜孜不倦地演唱《江姐》,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表示由衷之言,祝红梅赞的艺术之树长青一一当《江姐》剧组得到社会各界更多关注的时候,也期待她们有更多的作品带给观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