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化解人类生存危机的迫切呼唤

进入21世纪的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极端高温、冰川消融、灾害频发、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种锐减……敲响了人类生存危机的警钟。地球“三高”和人口“两降”:危机不再是遥远的预言气温升高、地震火山高发成为常态。据《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显示,2024年成为有纪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5±0.13℃。同时,地震火山呈现活跃态势,6级以上大地震,30年发生频次已超过人类有文

九面锦旗映初心,上高县人民医院用爱守护健康

近期,上高县人民医院深入推进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 “排查潜在问题、提升服务水平” 为目标,将整治行动融入日常诊疗的每一个细节。近期,医院陆续收到九面来自患者家属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段关于信任、守护与重生的温暖故事,更是医院医德医风整治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一面锦旗,一份抗癌希望“我以前真不知道还有介入手术这种方式,也没想过我妈妈能恢复得这么好!多亏了黄水北主任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心”光闪闪,“愈”见你我——南昌县幽兰学校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活动

点亮心灯,携手同行,每一份关注都是温暖的守护。秋风送爽,心灵启航。9月17日,南昌县幽兰学校在综合楼会议室开展新学年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心”光闪闪,“愈”见你我》为主题,由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龚志强老师主讲,各年级各班男女心理委员共同参与,开启了一场温暖的心灵之旅。培训现场,龚老师从积极赋能、角色定位、工作原则、识别危机信号和危机处理技巧五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深

减负松绑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抓落实

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近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深感振奋与鼓舞。这份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的《若干规定》,如同一声春雷,精准切中了长期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顽疾,为我们安心主业、服务群众送来了“及时雨”一、减负之要:在于精准破除束缚手脚的“无形之墙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效能直接关系国家治理的成色。然而,过去一

王德龙 :在田野间践行使命担当

王德龙,中共党员,1994年入伍,2014年退役,二十载军旅生涯铸就了坚韧的品格。退役后,他毅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2019年开启驻村工作,2020年10月起任沧州市委政法委驻献县韩村镇中大屯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多年,以军人特有的赤诚与担当,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鱼水情深”。因工作突出,他于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23年获“河北省乡村振兴优秀第一书记”称号。乡村振兴政策的传

人生·远行

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远行”这两个字可说是人类文明的宇宙元命题。在成长过程里不断想要改变生活现状,并想着有一天能去“远行”,但是当时要实现梦想比登天还难。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一下子得到改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对“远行”的二字隐藏在心里了。但是,“远行”需要有一定决心和勇气,这不是几天的游学,需要有一段时间、一段长距离的旅程,有可能是半生时间孤独在他乡做一位传播者。我们就从古代“远行

盘活山区一片地——记发展中的定西何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九月的安定,天高云淡,大地流金。山路弯弯,车轮滚滚,记者驱车行驶在安定区青岚山乡山间的道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和无尽的韵律。秋日的朝阳下,记者走进青岚山乡,山川大地处处展新颜,产业发展遍地开花,乡村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目光所及,尽是一幅幅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画卷。走进定西何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儿满圈跑,马铃薯丰收在望,该社位于定西市青岚山乡花岔村南坡社,距市区15公里,现有社员

江西兴国:以“云端力量”淌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网江西讯(李锋 孙国祥)“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以前每次去赶圩,都是在圩上吆喝一整天,最多也就卖几十块钱,真的没有想到,今天长根叔对着手机说了几句话,几分钟的时间,就卖出去了五百多块,我这辈子没做过这么大的生意。”在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乡桂江村,一名70多岁的农户攥着一沓厚厚钞票谈到。江西兴国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由于传统销售模式限制了农产品市场拓展,难以满足农产品发展需求。近年

医联体首推联合研讨,精准破题疑难精神疾病

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陈玫含)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高效联动、为患者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9月16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人民医院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医联体合作迎来首个实践成果。双方针对一例复杂精神障碍疑难病例展开联合研讨,并依托资源联动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诊疗方案。此举标志着两地精神卫生领域协作诊疗正式落地,打破了地域医疗壁垒,让辖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据了解,此次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