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马文强工作纪实
(基层头条讯)自2023年12月驻村以来,滕州市城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派驻级索镇龙庄村的第一书记马文强,以村为家、以民为亲,深耕基层一线两载春秋。他始终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当好政策宣传员、群众贴心人、发展领头雁,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变化,为龙庄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强劲动能。
深入走访调研,摸透村情民意
驻村伊始,马文强便迅速沉下身子,将“摸清实情、找准症结”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入村开展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村庄的人口结构、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情况。并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深入交谈等方式了解村情民意,初步掌握了村民们的需求点和关注点,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驻村期间,滕州市国资公司领导多次到村里进行现场调研、走访慰问和座谈交流,实地督导第一书记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强化班子建设,规范组织生活
建强村级班子,筑牢干事根基:马文强始终把村级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与政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班子履职能力。严格落实村务公开、村务监督、“阳光议事七步法”等制度,确保村务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同时聚焦村级后备人才培养,将政治素养高、致富本领硬的优秀青年和创业能手纳入重点培养视野,任职以来成功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新党员1名,为村基层组织注入鲜活力量。
规范组织生活,凝聚党建合力: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组织党员观看“灯塔大课堂”、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龙庄村乡村振兴之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阵地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阵地强则根基稳,为加强阵地建设,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两万余元对年久失修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规范设置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等功能室。并与派出单位沟通申请为村委会配备办公电脑2台,且统一制作了科室门牌、不锈钢宣传栏等办公用品,有效纾解了村委会办公硬件设施老旧的难题,助力村两委办公信息化,提升办公效率。如今的村级阵地,不仅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功能布局更加规范,更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窗口”,村民们办事更加便捷。

焕新村民广场,点亮乡村活力
驻村期间,他坚持扎根群众、问需于民,了解到大家对休闲健身场所的迫切需求后,立即对接市体育中心相关部门,通过积极争取,成功为村里申请来了一批崭新的健身器材。针对原村委会广场地面破损、绿化杂乱并且布局不合理导致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他牵头与村“两委”反复研讨,决定以安装健身器材为契机,同步推进广场提升改造工作。经过精心的规划与改造,现在的村委会广场平坦整洁,焕然一新,村民们在茶余饭后有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健身器材的引入和广场的提升改造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乡村氛围更加温馨。

提升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牵头村“两委”主动作为、多方奔走,成功争取龙庄村纳入到2024年滕州市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片区建设范围。项目聚焦农业生产痛点,完成1.2公里田间道路硬化,新修机井2眼,更新老旧机井水泵11台,从通行保障、灌溉升级两方面破解生产瓶颈,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筑牢硬件根基。同时,积极对接职能部门争取支持,实施1000余米入村自来水主管道管网改造,有效提升供水质量,全面筑牢村民用水安全防线,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5月份,经村“两委”商议决定,启动村内三条南北向主街道改造,第一书记协调70余方商混保障施工,将4米宽道路拓宽至6米,并同步开展全村道路两侧排水沟集中清理,对未铺设盖板的排水沟逐街实现全面铺设,显著提升村庄通行效率与环境品质,绘就宜居宜业乡村新图景。

两载耕耘,硕果盈枝。如今的龙庄村,党组织更具凝聚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下一步,滕州市国资公司将继续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让国企力量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审核:孙开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