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济南东源大厦群贤毕至,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第一届三次理事会议在此隆重召开,65名理事和20名特邀嘉宾、业界精英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文化传承发展大计。此次会议以“聚智赋能文化两创”为主题,通过系统总结工作成果、优化调整人事结构、科学谋划发展路径,为山东“深耕人文沃土,建设文化强省”注入社会组织新动能,绘就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新蓝图。

擘画新篇:汇聚众智共谋文化传承新路径
开幕式上,特邀咨询、菏泽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齐鲁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韩广洁首先致辞,他回顾了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实践成果,强调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资源,通过产学研融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落地见效。
“传统文化传承必须紧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线。” 特邀嘉宾、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栗甲在致辞中直击核心。作为齐鲁文化传承的核心社会组织,该研究会成立近两年,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始终呼应省委 “文化强省” 战略,此次会议更成为落实 2025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文化两创” 部署的具体实践。
特邀嘉宾、山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一级巡视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孔繁轲在交流中强化方向指引:“要以研究、普及、交流、人才四大职能为支柱,构建与‘齐鲁文化大模型’建设相适配的文化教育体系。” 这一观点与研究会 “价值立会、品牌亮会” 的宗旨形成精准呼应,彰显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承中的枢纽价值。原济南军区宣传部部长张振江、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苟成富等特邀嘉宾出席活动。

实践答卷:从经典诵读到全域浸润
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报告,以详实数据展现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山东路径”。近两年来,研究会坚持“学术+普及”双轮驱动:举办11场大型学术活动夯实理论根基,组织发动700余场经典诵读活动覆盖全省16个市。研究会承办的“第八届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形成“主会场8位省部级老领导指导、分会场全域联动”的盛况,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9分钟专题报道山东活动,让齐鲁文化之声传遍全国。“‘五进’活动让文化服务直达基层。”常务副会长谢孟存介绍,通过38场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及50余场基层志愿服务演出,累计服务5.37万人次,实现了传统文化从“精英研究”到“全民共享”的跨越,成为“书香山东”建设的生动实践。

固本强基: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履职效能
此次会议的人事调整彰显发展深意。新增选的副会长是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长孙承武深耕教育领域,威海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馆长于国杰兼具文化产业实操经验;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教授王广振专攻文化产业研究,济南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华青深耕传播一线;新任秘书长杨光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正构建起 “智库 + 实践 + 传播” 的复合型团队。
“我们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分管学术研究工作的副会长高峰强指出,团队将充分借助研究会发起单位山东大学等7所高校和山东社会科学院等3家科研机构的雄厚力量,紧密围绕山东省“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方向,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开辟文化传承的新境界。
会议落幕之际,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谢孟存谈到下一步规划时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深化传统文化 “五进” 工程,推动与现代教育体系、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力争明年打造 10 个文化 “两创” 示范场景。
从黄河岸边到泰山脚下,齐鲁大地上的传统文化传承,正迎来更具活力的新图景。(来源:鲁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