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舌尖上的伏羊文化

徐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从入伏至三伏,亲朋相聚,共享羊肉盛宴,喝羊汤至大汗淋漓,这一食俗已延续了2000多年,徐州人不断书写着舌尖上的伏羊文化新篇章。

   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传,始祖伏羲、炎帝都与羊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他们都将羊视为部落的图腾。伏羲受“羊角柱”的启发,发明了“八卦”,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而尧舜时代的大法官皋陶,更是借助独角神羊断案,彰显了羊在古代司法中的重要地位。明代时,“羊之跪乳”的故事更是被编进了儿童启蒙读物,成为了传承孝道的经典……

 徐州人吃伏羊的食俗在汉代已成节日,延续至今。徐州的伏羊美食,不仅是一道道美味的佳肴,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讲述着徐州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故事。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徐州人的热情与好客,邀请着八方的食客,共同品味这份来自彭祖故里的美味与魅力。大暑时节,暑热与暑湿交织,人体消耗巨大,常感浑身乏力。此时,徐州人选择吃羊肉,以温补脾肾阳气,提振精神,同时祛湿排毒。在徐州民间,流传着“入伏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谚语,足见羊肉在徐州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徐州人吃羊,以本地山羊(黄淮山羊)为主,喝羊肉汤时必加辣椒油、米醋和香菜,这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健康的保障。《本草纲目》记载:山羊味甘、性热、无毒,能主治多种疾病,如寒劳虚弱、壮阳益肾等,是产妇和体虚者的理想滋补品。

   三伏天气温燥热,人体易疲乏。食用性热的羊肉后,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既可驱走五脏积热、排出体内毒素,又能补充人体能量,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在徐州厨师的巧手下,从羊头到羊脚,从内脏到羊腿、羊肋、羊油等,皆可做成美味菜肴,物尽其用,展现了徐州人对食材的极致利用。

   徐州传统羊肉菜肴的做法多样,炒、烧、炖、蒸等十多种烹调方法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几年,更是有腌、卷、滑、焗等新方法不断涌现,丰富了徐州羊肉美食的品类。每年在徐州举行的烹制羊肉比赛都会推出百余道新菜肴,让人目不暇接。

在制作羊肉汤、烧羊肉等含汤类的羊肉菜肴时,徐州人都会加上自制的辣椒羊油,红彤彤的色泽、香而不辣的口感是徐州羊肉菜肴的独特魅力所在。

    徐州的伏羊美食,是诗意盎然的篇章。在暑气蒸腾的伏天里,徐州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羊肉的醇香,那是大自然与人间烟火的完美交融。每一口羊肉,都仿佛蕴含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让人在品尝之间,仿佛能听到伏羲的琴音,看到炎帝的舞姿。

那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如诗如画,温暖了每一个疲惫的心灵。那鲜嫩的羊肉,如同诗人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美好与丰盈。在徐州的伏天里,吃一口羊肉,喝一碗羊汤,那便是最诗意的生活,最真实的幸福。民以食为天。在暑期文旅大潮中,“跟着味蕾去旅行”正成为新风尚。徐州在做好景区游览服务的同时,也积极用地方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其中,麻辣鲜香的伏羊美食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搅动着八方食客的味蕾。

    人类的发展与美食的进步相辅相成。地方饮食蕴含着独特的人文记忆和地域特色,见证着一地农业、民俗、宗教、文化的发展。伏天徐州全城吃伏羊的盛况就体现了千年相传的“伏腊”习俗遗风和彭祖康养文化的传承。

   伏羊美食既是地方好味道也是文旅好体验。以“旅游+美食”的模式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有利于促进地方饮食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入夏以来,“徐州伏羊美食全城推选”“徐州千人伏羊宴”等活动引爆暑期文旅消费,让旅游更加“有滋有味”。

地方特色饮食是金名片也是大产业。“徐州味道”的美名传扬对新业态的培育和经济的增长显而易见。去年为期40天的彭祖伏羊节就拉动了餐饮、食材、酒水等关联产业,实现餐饮收入25亿元,彰显了彭祖饮食文化的魅力,并擦亮了徐州饮食文化的名片。

   徐州的伏羊美食,不仅是一道道美味的佳肴,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徐州将不断挖掘彭祖饮食文化内涵,做大节庆品牌和文旅活动,以擦亮徐州伏羊食俗的国家级非遗品牌效应。在彰显文化内涵的同时创新发展,以食载文,让徐州伏羊舌尖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