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7℃的清风拂过沾益的街巷,当火把节的欢歌与暑期的蝉鸣交织成韵,那抹跃动的“志愿红”正以热忱为笔,在这片避暑胜地书写着温暖篇章。从高铁站的初见问候到社区里的贴心服务,从节庆活动的忙碌身影到景点景区的安全守护,沾益区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让八方游客在清凉中感受温情,在欢乐中品味真情。

全域织网送清凉 暑期服务沁人心

“刚下高铁就拿到了旅游手册,志愿者还帮我查好了去民宿的公交,这趟避暑之旅开头就很舒心!”来自重庆的游客王阿姨手持沾益文旅宣传册,对高铁北站的志愿服务赞不绝口。沾益区在高铁北站设立24小时志愿服务站,暑期出游高峰到来后,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靠前服务,在出站口设置“避暑旅居”志愿服务岗,开展交通指引、景点推荐、食宿推荐等志愿服务,累计发放宣传册310余份,服务游客1.2万余人,用青春笑脸驱散游客的旅途疲惫。

社区里的服务更是细致入微。龙华街道各社区的避暑咨询服务点,长期配备饮用水、充电宝和雨伞等便民设施,志愿者小李正给几位游客指着地图介绍:“您要是傍晚有空,去西河公园散步最合适,晚风一吹特别舒服;想买点本地特产的话,温州商贸城乡街子的干货和小吃都很地道,价格也实惠。”他化身“活地图”,精准推介性价比高的房源、小众景点与地道美食;“珠源小蜜蜂”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开展“鲜花敲门”行动,为旅居游客送上一朵鲜花的同时,也将最新文旅信息、特色旅游路线、民俗节庆等信息精准推送,并对游客的旅居需求同步收集。为了更及时、更精准地服务旅居群众,社区建立的微信群成了“线上连心桥”,日常服务响应、避暑信息推送一键直达,让游客有了“随时在线的旅居向导”。

来旅居的小朋友也能拥有缤纷暑假,沾益区统筹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街道社区暑托班,开展科学普及、课业辅导、手工制作等活动,既缓解了暑托班师资紧张的压力,也为孩子们的暑假带来了更多生动、鲜活的知识乐趣。

节庆添彩聚人气 志愿护航乐融融

“本想来避暑,没想到赶上了这么热闹的火把节,志愿者还教我跳竹竿舞,太有意思了!”来自湖南的游客陈女士笑容十分灿烂。在沾益的各类文体活动、民俗节庆中,到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是舞台上身姿灵动的演员,是非遗展区神情专注的大师,也是带着走失孩子找到妈妈的“守护者”和人群中耐心解答的“百事通”。

来自曲靖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志愿者们在旅居游客集中的“车站记忆”公园搭建起民俗体验区,投壶的箭矢在阳光下划出优美弧线,舞龙的彩绸随着鼓点翻飞,竹竿舞的清脆节奏里藏着欢乐密码,高脚竞速的赛道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志愿者们耐心示范教学,让400余名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西河公园“涛声音乐会”现场,文艺志愿者们纷纷登台献艺,免费为群众送上视听盛宴。悠扬的旋律里,沾益区独有的人文风情缓缓流淌,浸润着每一位游客的心田。值得一提的是,20余名旅居文艺爱好者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也走上舞台尽情展示风采,这场跨越“旅居”与“本土”的文艺对话中,“新居民”的多元视角与“原住户”的在地情怀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让音乐会不仅成为艺术的展演场,更化作了连接心灵的温暖纽带。

沾益辣子鸡品鉴活动现场,更是人头攒动、香气四溢。志愿者们穿梭在展台之间,向游客细致介绍沾益辣子鸡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特色风味:“咱们这辣子鸡选用本地散养土鸡,搭配高原红辣椒,经过十余道工序炒制而成,肉质鲜嫩、辣而不燥,是名副其实的‘沾益名片’。”同时,他们还引导游客有序排队品鉴,及时清理餐余垃圾,协助商家做好食材补给,确保整个活动现场井然有序。不少游客在志愿者的讲解下,不仅品尝到了美味,更对这道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要买点带回去让家人尝尝。

多方联动聚合力 志愿品牌绽光彩

这抹“志愿红”能遍染沾益大地,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联动。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统筹协调,让志愿服务协调机制的枢纽作用充分彰显,街道、高校、部门、专业组织的积极参与让志愿服务更加多元高效。

区中医院的医务志愿者深入社区、公园开展义诊4场,服务11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手册400余份,讲解养生保健知识,创新实现“医疗服务+文化推广+知识普及”三位一体志愿服务模式;区文旅局的文艺志愿者走进景区、广场,用歌声舞姿推介沾益文化;团区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科学筑梦珠江源”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少年带来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区委宣传部动员新媒体志愿者发布“打卡”“种草”视频当好“推荐人”,积极宣传本地好吃好玩、景点景区.......

从高铁站到社区巷陌,从音乐会现场到山林间,沾益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证明:19.7℃的清凉是自然的馈赠,而“100℃”的服务热忱,才是让游客念念不忘的“沾益密码”。这个夏天,当暑期遇上节庆,当清凉邂逅热忱,那抹跃动的“志愿红”,正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这里绽放得格外动人。(中共曲靖市沾益区委社会工作部 程习冉)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