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找综治中心,准没错!”这是格朗和乡苏湖村村民如今常挂在嘴边的话。不久前,石头寨村民因邻里猪舍粪污直排公路的积怨,正是通过乡综治中心的介入迎刃而解——这背后,正是县委政法委推进全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让“矛盾化解主阵地”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
此前,石头寨的猪舍粪污直排公路,村民路过总得踮脚绕行,裤脚仍难免沾污。大伙心里憋着气,却碍于邻里情分不愿说破,矛盾像弥漫的臭味般悄悄蔓延。“刚开始不知道找谁,后来想起村里宣传的‘有矛盾找综治中心’,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反映了。” 一位村民回忆道。这一线索很快通过村级综治工作站汇总至乡综治中心,再上报到勐海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矛盾收集网”迅速启动。
接到线索后,格朗和乡综治中心快速响应,协调乡、村组干部及党员代表组成调解团队进村。作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重要一环,这支团队带着“群众有诉求,中心有回应”的理念,没有急于上门说教,而是先在当事人家猪圈旁蹲守观察半天。“大哥,您这猪养得真壮实,就是粪水这么排了实在可惜。” 调解员的开场白让紧绷的气氛松弛下来,顺势拉起家常,仔细了解农户难题与邻里症结,又结合综治中心梳理的人居环境整治案例,讲解粪水乱排对村容、邻里关系的影响。见对方面露难色,调解员主动提议:“我们帮您修排污沟,把粪水引到地里当肥料,邻居那边我们也一并协调,一次性解决问题。” 这番话像一剂良药,让对方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连连点头。
说干就干,调解团队当即找来工具,挥锹掏沟、埋管,短短几小时,一条长约5米的暗沟便疏通完成,粪水有了合适去处。如今再到石头寨,“粪”围感已消散,洁净的环境让人舒心,邻居走路不必再踮脚,空气中的异味也没了。这场调解,凭一把铁锹、一段水管排走了看得见的粪污,更通过综治中心的全程跟踪服务,疏通了看不见的民心堵点——调解结果同步反馈至乡综治中心,再由勐海县综治中心备案存档,形成“受理—调处—反馈—归档” 的闭环,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找综治中心真能解决事”。
“治理之道,在于安民。”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工程,而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正是牵住这一“牛鼻子”的关键。县委政法委聚焦“有矛盾找综治中心”的群众共识,推动全县综治中心从“挂牌运行”向“实体运转”转变:在硬件上,规范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站)建设,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清单;在机制上,建立“收集—分类—调处—反馈”全流程体系,将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婚姻矛盾等高频问题纳入中心重点调处范畴。
自全县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通过中心受理矛盾纠纷230起,化解率与群众满意度均达100%。(中共勐海县委政法委 玉燕罕、勐海县格朗和乡 张亚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