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迟,小迟——”一声熟悉的招呼在村里响起,驻村同事和村干部正招呼我一起去村民家里走访。

我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后山村驻村两年,“敲门行动”已成为工作常态。老百姓起早采茶、下地干农活,我们就趁着饭点上门入户。一边宣讲惠民政策,推动党的方针落地生根,一边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同事耐心交谈,我认真记录,彼此早已默契十足。我们还将检察职能融入日常,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醒老人防范电信诈骗,解答土地纠纷疑问,让法治意识渐渐浸润民心。

依托“院坝讲堂”等特色平台,我们在养老、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开展政策宣讲,细致解释养老保险提档优惠和医保连续参保的重要性,为村民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小迟,小迟——”电话那头,又传来熟悉的声音。单位打来电话,商量进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的事。

每年“六一”,院里“凤雏之家”未检团队都会走进凤平完小,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的法治课。检察官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校园安全、防欺凌和自我保护知识,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在童心播下法治的种子。课后,团队还为孩子们送上文具,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七一”期间,院机关党支部书记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法律知识相结合,为全村党员讲授专题党课,引导基层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团结村民共绘“乡村振兴图”,让党的优良作风在后山村开花结果。

“小迟,小迟——”村主任兴高采烈地推门报喜,“后山村桂花小组罗家窝道路通啦!”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一条崭新的村组道路如带般蜿蜒于青山之间。

此前,桂花小组罗家窝道路未硬化,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凤山镇党委、政府主动担当,供应碎石、沙子、水泥等材料;县检察院作为挂钩单位投入帮扶资金;该小组58户村民也积极响应,自筹10余万元,并主动投工投劳。通过“政府补一点、挂钩单位帮一点、村民出一点”的方式,道路硬化工程顺利竣工。

修路党员张大哥激动地说:“路通了,下雨天骑车再也不用担心轮子陷进泥里了!”

如今,这条凝聚多方心血的“连心路”,已成为承载产业运输、孩子上学、老人就医的“幸福路”。

梦虽远,行则将至;愿虽难,做则必成。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做那个行走在田埂乡间的赶路人,不忘为民服务的本分,踩稳脚下的泥土——那每一步,都是连心之路;每一寸,都通往民心深处。(临沧市凤庆县人民检察院  迟欣怡)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