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王茂敏 青岛报道)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田园式农耕体验+吃住游娱购学”漫生活目的地休闲度假方式的生动实践。
抢抓新风口,拥抱阳台产业发展新机遇。茄子、辣椒,草莓、蓝莓,杜鹃、蝴蝶兰……随着新一代“城市农夫”将越来越多的蔬果花卉搬进阳台,原本的晾晒空间被寄予更多需求,成为一种新潮流、新体验的生活方式。
消费端的火爆带动供给端,形成阳台产业的新风口。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顺势抓住黄金增长点,布局阳台产业区,规划包含阳台产业展示中心、50亩的盆景园、12亩的阳台花卉室内培育研发基地和66亩的阳台花卉户外种植基地等板块,将园林、花卉、果蔬、景观艺术、园艺器材器具、智能化融为一体,涵盖阳台产业从研发生产到展示服务的全链条,从研发端培育适宜阳台生长果蔬花卉产品,再到展示系列“阳台花园”“阳台果园”的样板,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营销模式,在探索中趋向成熟。
幸福村农业科研及种苗培育还将实现技术输出,将时令花卉、年宵花等种植技术推广给当地农户,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带动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园区还计划把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融入阳台产业,进一步扩大西海岸国家地标产品的影响力。围绕“让每一个城市家庭拥有一个阳台花园”的宗旨,园区还将举办全国范围的“阳台经济”论坛,将张家楼打造成“阳台产业”的展示窗口。
满足新需求,打造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最是一年春好处,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的百花园里,牡丹吐艳、晚樱初绽、芍药浓馥清香……春花赏毕,还可以到农耕文化馆、非遗文化区亲身实践传统农耕生活和本地民俗技艺,体验田园乡土的向往生活,或是在亲子游乐区享受亲子时光,在教育研学区开展进士文化、耕读、耕种、耕艺、耕织课程,开展耕读主题研学活动。
园区主要面向青岛都市人群,打造城市近郊吃住娱游购学的耕读文化微度假目的地。占地1200亩的园区内,划分出农业科技区、田园体验区、文化产业区、阳台产业区、亲子游乐区、科技体验区、湖畔休闲区、田园酒店区、教育研学区、国防教育区十大功能区,以耕读文化为核心,打造4A级农旅综合体。
园区计划6月份正式投入运营,日接待游客量可达5000人,规划年游客最大接待量为180万人次。园区全部开放后,将吸纳周边村的300余名劳动力,从事园区服务、苗木养护等工作,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开辟致富增收新渠道。
绿色新发展,产业与生态共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苑庄河从幸福村内蜿蜒流过,岸边垂柳轻拂水面,水清岸绿、鱼游浅底,尽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园区建设的初心。在开发之初,投入社会资本用于苑庄河的河道治理与环境改造提升。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着力打造国内知名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品牌和生态度假旅游标杆。不仅承担打造三产融合创新发展典范的任务,更肩负着成为“绿水青山”保护区和栖居地的使命,保持农业文明的田园风光和独有魅力。
未来,幸福村生态文化博览园将进一步统筹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土地资源、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打造以科技农业为支撑,乡村旅游为配套,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