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记者 吕勇进 崔启昌 通讯员 李德惠)历经长时间的申报、修改、审核等过程,由区第六人民医院申报的传统医药项目——“安氏脉学”,成功入选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安氏脉学以传统脉学为基础,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脉的脉理、推断出病理变化、推出临床表现、作出临床诊断,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广泛用于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糖尿病、心肌供血不良、心绞痛、心脏扩大等病症的诊治,且临床效果显著。
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号脉诊病为中医传统的诊病之法,多年来在山东民间医家中间广为传承。在西汉祝兹侯国故地一带的安姓中医世家,历来长于号脉诊病,经过一代代传承发展,在民国时期创立了安氏脉学。安氏脉学创立人安曰荣(1913年-1975年)13岁随父亲学习家传诊脉之学,后来在行医乡里期间,根据号脉诊病记录,参照《脉经》《黄帝内经》等医书,整理出多部关于号脉诊病的脉学手抄本,创立了安氏脉学。1947年台风过境时,安曰荣曾免费为数十位受伤的村民医治外伤,在当地传为佳话。其子安为胜(1953年4月-)12岁开始跟随父亲安曰荣学医,成年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安为胜在民间号脉行医过程中传承发展了安氏脉学。1990年安为胜开始将安氏脉学传给酷爱中医的11岁儿子安茂钦。自此以后安茂钦刻苦研习安氏脉学,并在掌握安氏脉学的基础上,拜多位名医为师,将所获得的脉学精华融汇于安氏脉学中,终成为富有成就的安氏脉学第三代传承人。
安茂钦多年来注重将祖传的安氏脉学与现代脉学理论相结合,精读《脉论》《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理阐微》等脉学经典,定期分析医案,熟练掌握安氏脉学诊法,并将《安氏脉学》整理传承并提高。2021年初,安氏脉学经青岛市黄岛区卫健局中医管理科推荐,成功申报为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2021年度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