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漫进教室,3月26日下午,南昌市抚生路学校 “梦想守候室”的桌上早已整齐摆好面团,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捏面人制作课程在此开展。学校党支部为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专门聘请民间艺人对党员老师进行培训,再由老师们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们围坐在浅色木桌旁,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手中翻飞的刻刀。作为非遗传承的火种,老师们已经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以趣味盎然的教学语言,将传统捏面人技艺转化为生动的“面团魔法课”。在他们的手腕轻转中,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生肖牛逐渐成型。
接着,学生们也开始拿起了面团和刻刀。他们轻轻地把面团搓成橄榄球大小,用指腹捏出隆起的牛背和粗胖的四肢,又把两个更小的面团,揉搓成尖尖的月牙,插在小牛的头上,作为它们的角。很快,几十只腆着圆滚滚的肚皮的生肖牛就制作成功了。这些微胖可爱的小生肖牛,不仅展现出学生们出色的动手能力,更标志着非遗技艺在新一代的心中扎下根来。
“梦想守候室”,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融入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未来,学校将继续深挖非遗资源,创新课后服务形式,打造更多特色非遗课程,让 “梦想守候室” 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摇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