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一、"征信刺客" 的三大致命套路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披露,虚假征信类诈骗已跃升为电信诈骗主要类型。2024年全国共破获此类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15亿元。骗子惯用 "三步绝杀":

精准画像施压
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信息后,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以 "校园贷未注销"" 利率过高 ""长期未使用" 等借口制造恐慌。如某犯罪团伙精准说出受害人在某银行的贷款记录,使其放松警惕。

技术操控渗透
诱导下载 "腾讯会议""Zoom" 等屏幕共享软件,借口指导操作实为窃取银行卡信息。2025年3月南京六合警方破获的案件中,骗子通过远程控制受害人手机,1小时内完成20万元转账。

话术升级诱骗
从早期 "安全账户" 转账,升级为 "刷流水修复征信"" 贷款额度清零 " 等新型话术。某诈骗分子伪造银保监会红头文件,诱骗受害人从正规平台贷款后转入指定账户,涉案金额最高达51万元。

二、法律亮剑:刺破征信骗局的三重利刃

此类行为已构成多重违法犯罪:

民事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1032条明确规定,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某诈骗团伙利用非法获取的2000余条公民信息实施诈骗,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失。

行政违法风险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2024年泰州警方查处的 "征信修复" 案中,主犯因编造虚假信息被行政拘留15日。

刑事犯罪边界
当诈骗金额达50万元以上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时,将触犯《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检2023年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某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200万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三、五步防护法:构筑征信安全防火墙

结合司法实践,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官方核实
征信异议只能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其授权银行办理,任何声称 "内部渠道" 的均属诈骗。可登录央行征信中心官网(
pbccrc.org.cn)或拨打96110核实。

信息保护
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2025年3月山东网警通报的案例中,受害人因泄露验证码,30万元瞬间被转走。

技术防御
关闭手机 "屏幕共享"" 远程控制 " 功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南京警方数据显示,安装反诈APP的用户被骗率下降 47%。

资金管控
牢记 "三不一多" 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如遇要求转账 "验证资金",立即拨打110报警。

及时止损
一旦发现被骗,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2024年长沙警方通过快速止付,为受害人挽回损失41万元。

律师点评:让法治成为征信安全的护城河

1. 建立 "征信预警" 制度,对异常查询、高额贷款等行为自动触发短信提醒。

2. 推广 "区块链存证" 技术,确保征信修复流程可追溯。

3. 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司法解释出台,明确 "信息泄露 - 诈骗损失" 的连带赔偿责任。

可修复的征信问题及途径

1.信息错误或遗漏

适用情形:银行录入错误、系统延迟导致还款状态未更新等。

修复流程

异议申请: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涉事金融机构提交书面异议,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核查处理:机构需在20日内完成核查,确认错误后更正或删除记录。

2.非恶意短期逾期

适用情形:因疾病、失业、银行未通知等原因导致的短期逾期(如小额欠款)。

修复方式

协商处理: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材料(如医疗记录、失业证明),申请出具 “非恶意逾期证明”。

政策试点: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对结清欠款满2年且近24个月无新增逾期的用户,可通过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申请修复,需提交收入证明、还款凭证等材料。

3.身份信息被盗用

操作步骤

报警挂失: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联系金融机构冻结账户。

异议申诉:提供警方立案证明及盗用证据,征信中心15个工作日内删除记录。


陕西诗朗律师事务所宣

责任律师:韦鹏

编辑:姬亚静

审核:李柏洋 葛梦瑶 

责编:孙子涛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