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动文旅融合与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银川文旅集团以“文化为魂、教育为基、旅游为形”的创新理念,统筹旗下各大景区资源,打造“研学+”模式,构建起覆盖历史探秘、国防教育、生态保护、亲子成长等多元领域的研学体系。依托贺兰山岩画“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西夏陵“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军博园“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鸣翠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将厚重的历史文脉、独特的自然禀赋与现代教育需求深度耦合,开辟“以研促旅、以旅兴文”的发展新路径,在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赋能区域经济、践行社会责任的征程中,书写出文旅融合的生动范本。
解码历史基因,构筑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地
西夏陵景区与贺兰山岩画景区,如两颗镶嵌在银川大地上的文化明珠,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多元记忆。西夏陵景区以“访文物 知家乡”为主题,推出西夏文木活字体验、文物修复、贺兰石篆刻等沉浸式课程,让莘莘学子在触摸历史肌理中,感悟古老文明的魅力;贺兰山岩画景区则以“行走的思政课”“贺兰山岩画追祖探源”等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以及岩画印记、贺兰石手作、汉字密码、生态地层瓶、植物拓印等沉浸式体验,开展“岩画+地质”“岩画+艺术”等跨界融合研学课程,引领近万名学子在研学中追溯史前人类的精神世界。两大景区以“历史活化”为核心理念,将静态的文物遗迹转化为动态的文化课堂,不仅激活了沉睡千年的历史资源,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守护文明的种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厚植家国情怀,打造国防教育的红色课堂
军博园景区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使命担当,构建起“实物参观+模拟体验+互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系。歼8/歼10战机的钢铁身躯、“358号”潜艇的深海传奇、银川舰纪念馆的峥嵘岁月,共同勾勒出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脉络。潜艇巡航模拟、真人CS对抗等沉浸式体验,让广大青少年们在汗水中领悟“强国必须强军”的深刻内涵。作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国防研学基地,军博园努力提升完善硬核力量,以红色资源赋能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守望绿水青山,探索生态教育的绿色路径
鸣翠湖景区与滚钟口景区,分别在湿地与山野生态保护领域,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鸣翠湖景区以“湿地探秘”为主题,通过湿地科普讲座、植物标本制作、观鸟技巧教学等五十余场研学,引领中小学生们成为“小小湿地守护者”,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青少年爱家园的生态自觉行动;滚钟口景区则以“小脚丫探秘贺兰山”为载体,围绕“自然+人文+科技”教育主线,精心设计五大特色板块实现多维度成长赋能,在自然探索板块,通过“春日摄影”和“花草灯创作”,引导亲子观察生态细节,感悟生物多样性并践行零废弃理念,在安全实践板块,以地震模拟实训提升生态安全意识。两大景区以“生态即课堂”的理念,将自然教育与劳动实践、科普创新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研学体验—价值转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赋能产业升级,激活区域经济的发展动能
从西夏陵、岩画景区的文化寻根到军博园景区的国防铸魂,从鸣翠湖景区的湿地守护到滚钟口景区的亲子成长,银川文旅集团统筹文旅资源禀赋进行研学布局,是对“文旅+”模式的深度重构。通过健全研学课程研发机制、完善专业化场地建设,不仅提升了文旅产品的附加值,更塑造了良好的研学品牌形象,2025年至今各景区累计接待研学群体超3万人次。银川文旅集团正以研学为支点的文旅融合实践,开辟“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的转化通道。
目前,研学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呈快速增长趋势,银川文旅集团各子(分)公司将涵盖博物馆文物修复、社会实践、营地教育、户外拓展、湿地自然科普等多个细分领域不断推出研学新产品,重点聚焦研学产品专业化和多元化,在品牌创新、服务延伸和融合特色上下功夫,生动诠释“宜学、宜游、宜成长”的研学沃土,擘画银川文旅产业融合的新篇章。
来源:银川文旅集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