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服装学院“红商先锋”民族团结实践团于6月24日探寻资溪非遗文化魅力,来到资溪竹科技博物馆,开展了“指尖匠心,非遗传承”主题实践活动。成员通过亲身体验竹编扇、竹烙画的制作与扎染等传统手工技艺的跨界融合,在感受非遗技艺精妙的同时,深刻体会非遗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

在竹科技博物馆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烙画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映入队员们眼里的一幅幅精美的竹烙画栩栩如生,传承人们用烙铁在竹片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墨色在竹片上跃然生姿,竹烙画这一非遗技艺承载着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又巧妙地融合了现代技法,其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成为了民族团结的文化纽带。通过近距离欣赏和聆听讲解,团队成员们对竹烙画这一独特的非遗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的绚烂光彩。

实践成员深入参与传统工艺创作中,将竹编扇与扎染相融合,完成了竹编扇的制作。并为推进文化自信提供了旺盛活力。竹编扇不仅让我们对这门独特的技艺有所了解,更在亲手编织的经纬交错间,触摸到非遗文化跨越时空的温度,感受到传统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匠心。扎、缝等技艺需要一次成功,无法二次修改。制作的不易让团队成员无一不感叹。竹编扇制作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方水土孕育的匠心传承。

在蓬勃发展的崭新浪潮中,非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春风的呵护下,一同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做出巨大贡献,把理想付诸行动,用青春的色彩描绘祖国的画卷,用青春的声音奏响时代的乐章,作为当代青年,要在传承中华文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当主力军、做接续者,理论结合实践、勇于探索未知,以青春之力,助力文化振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创新的基因,为传统文化涂上新潮、创新和青春的色彩,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旺盛生命力。(王幸俊 刘伟 杨永强)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