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紧盯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巧用“加减乘除”法,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质量,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留死角。 

创新载体形式,做好学习教育“加法”。一是在内容供给上做“加法”,强化学习教育深度和广度。增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法律法规等实用知识,让学习内容与党员职责使命紧密结合。同时,融入红色资源、身边榜样事迹等鲜活素材,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避免学习内容空洞化。二是在形式创新上做“加法”,提升学习教育吸引力和参与度。开展情景党课、知识竞赛、实地研学、线上学习等学习活动,让党员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解决“工学矛盾”。三是在学用结合上做“加法”,突出学习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先锋岗”等载体,引导党员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避免“学用两张皮”。

减少层级梗阻,做好学习内容“减法”。一是减去“形式主义”,突出实质内容。精简重复性学习,对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避免多头安排、层层加码,防止党员陷入“应付式学习”。二是减去“低效环节”,优化学习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层级传达,对重要学习内容可直接推送至基层党员,避免层层转发导致信息衰减或形式化落实。三是减去“脱离实际”,聚焦实践需求。减少“闭门造车”式学习,不搞脱离实践的理论空谈,而是结合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实际工作,让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

 强化学用贯通,做好学习效果“乘法”。一是整合资源做乘法,聚集合力提效能。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线下实地研学与线上云课堂、VR党史学习等结合,打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覆盖更广、触达更深。二是联动效应做乘法,以点带面扩影响。将党员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让党员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同时以学习成果推动工作突破,形成“学习促工作、工作验学习”的良性循环。三是机制创新做乘法,长效发力保成效。通过党员学习群、短视频平台等分享学习心得、典型案例,让单个党员的学习收获转化为集体的经验借鉴,扩大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学习管理“除”法。一是除去“思想惰性”,激活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清除“经验主义”束缚,打破“学过即可”“应付了事”的消极心态,鼓励党员以开放心态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让学习教育跟上时代步伐。二是除去“路径依赖”,创新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清除“一刀切”的思维定式,避免学习内容、形式、要求“上下一般粗”,根据不同领域党员的职责需求,差异化设计学习重点,让学习更贴合实际。三是除去“学用脱节”,打通成果转化的梗阻。建立“学习—实践—反馈”闭环机制,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挂钩,剥离党员学习教育中不合时宜的因素,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让学习教育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华明玉)

点赞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