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勐腊县攥紧热带雨林这份“气候请柬”,以“机制为钥、平台为桥、产才为脉”,搭起三维引力场,让“旅居人才”循着绿意与暖意而来,在这片宜居土地上扎根生活、绽放创业火花,擦亮“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
机制赋能:构建“旅居人才+机制保障”激励体系。政策矩阵激发活力。制定《勐腊县人才安居购房优惠方案》等制度文件,让各类人才在勐腊县安心扎根、舒心发展、尽心奉献,真正实现“来了就是勐腊人,留下便为勐腊兴”;同步推行“以评促改”动态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工作站给予经费支持,形成“服务—激励—反哺”闭环。情感纽带凝聚共识。建立“旅居人才”沟通联络机制,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旅居人才”,创新开展“人才会客厅”沙龙活动,形成需求收集—问题交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
平台聚力:搭建“旅居人才+平台资源”服务网络。“三联共建”激发治理活力。搭建活动阵地联享、精神文明联创、实事为民联办的“三联共建”立体化人才服务网络,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数字游民”许东平扎根曼烈村,创新“农家书屋+国门书社”模式,通过“阅读摆”赶摆活动吸引中老边民参与,融入咖啡、茶饮、直播等打造“阅读+”业态,累计举办活动30余场,服务读者2000多人次,让党的“好声音”在边境回响。名家赋能培育本土人才成长。创新实施“名师带徒”计划,打造“旅居人才+本土人才”结对培养模式。丰富的雨林资源吸引申贤慧博士在勐腊筑起自然教育中心,她在带团队穿行雨林开展活动时,顺带把生态监测的专业本事手把手教给带路的当地护林员,让这些守护雨林的人本领更硬、眼睛更亮。
产才融合:深化“旅居人才+产业发展”融合路径。科技兴农破题产业升级。聚焦口岸经济、文旅康养等“8+2”重点产业发展,鼓励各单位与“旅居人才”结对共建,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双链融合。李小云教授带领河边村将传统的热带干栏式木楼规划设计为独具特色的“瑶族妈妈客房”,形成以瑶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风情旅居产业,2024年河边村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100余万元。银龄智库补齐民生短板。聚焦边疆医疗资源薄弱环节,积极挖掘使用“旅居”资源,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定期邀请医疗专家提供门诊坐诊、线诊会诊、手术指导等“家门口”的诊疗服务,柔性引进24名上海、省级医疗专家,手把手帮带我县医疗团队开展学科建设。(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委组织部 罗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